4000hours

書籍簡評

私以為閱讀最令人欣然忘食的部分,就是與作者來場價值觀念的衝擊碰撞——而這本書讓我欣然忘食。
關於現代常見的生產力焦慮、資訊焦慮、FOMO,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比較反主流的切入觀點。對於事情永遠做不完、新資訊永遠吸收不完的狀況,我們一直以來試著優化自己時間管理、工作術,但作者告訴我們:你搞錯了!事情本來就做不完。
這本書一直用一種很「後設」的角度來檢視這些近年來的人類共同煩惱。人生太短事情做不完怎麼辦?沒辦法!但你「意識」到事情本來就做不完以後,你看待人生的觀點、你使用時間的態度就會產生改變。而這就是一種解法。

佳句

  • 如果你的退休生活是想辦法看遍整個世界,你甚至不會見到最有趣的部分。
  • 藉由損失行事曆的彈性,來交換社群的獎勵。
  • 你拿人生來做什麼,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你用你有限的時間做什麼,宇宙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 我們不是「得到」時間,也不能「擁有」時間,而是我們「就是」時間。——海德格

Take Away Message

  • 會有選擇困難是因為機會成本,有機會成本是因為生命有限,不過其實「有限」就是「我們」(海德格的觀點),而我們會「存在」根本是「白送」的「奇跡」(瀕死經驗的領悟),所以我們要去接受甚至享受「選擇與放棄」這件事。至於如何選擇,我們本來就有[[抉擇的心法]]。
  • 如果時間變成工具(好好「利用」時間,為了未來的某個目標),那麼「當下」便會失去意義。
  • 如果分享你的某項嗜好會令你感到害臊尷尬,那麼它可能是一個很棒的無終點活動
  • 計劃又被第三方突發事項打亂?兩點想法:
    • 瀕死經驗的體悟,你「何其有幸」遇到這種鳥事。
    • 藉由損失行事曆的彈性,迎接社群的獎勵吧!
  • 又覺得缺乏意義感了嗎?別犯蠢了,你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是要有什麼意義啦。

Good Point

流水筆記1

  • 導讀:若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活,那我們真的活過嗎?/朱家安
  • 前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
    • 凱因斯百年前的預言沒中,因為賺夠了錢滿足需求後,只會找到新的需求,渴望新的生活方式。
    • 我們用了很多的努力在完成錯誤的事,而生產力是一個陷阱,增加效率只會讓你忙得更不可開交。咦,這難道不是過早最佳化效能(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問題 嗎!
    • 人生真的太短了,所謂「工作跟生活的平衡」是不可能辦到的。然而,這確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哇靠這啥天才伏筆,害我很想繼續看下去)

第一部 選擇去選擇

  • 第1章:接受人生有限
    • 時間刻度被定義出來之前,時間繼續走他的,但人們不會聽到滴答的聲響。想像看看嬰兒,他們想幹啥就幹啥,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任務導向的。中世紀的小農們,也是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當「時間」從「生活」中被抽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參數,我們開始想好好「利用」時間。我們會去考慮時間的「機會成本」,就跟考慮金錢的機會成本一樣。哇靠,對欸,憑什麼時間就是金錢?
    • 我們會思考我們現在花了這段時間做這件事,對「未來」有沒有好處。我們一直被教育未來利益的重要性高過眼前的享樂。想想看[[棉花糖實驗]]。
    • 作者提出的三個解法
      • 德文有 Eigenzeit(唸作 egg-and-zyte)這個詞彙,意思是某件事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這件事在你身上就是需要花這麼多時間,不是更有「效率」就可以轉圜的。
      • 時間不是拿來「用」的
      • 讓時間使用你,而非把生命當成讓自己功成名就的機會,回應你所處的歷史時空的需求。
  • 第2章:效率陷阱
    • 量的問題,提到了帕金森定律。效率陷阱就在其中——你效率越好,工(kang)課(kui)越多。
    • 質的問題。效率好不代表效能好。如果你的退休生活是想辦法看遍整個世界,你甚至不會見到最有趣的部分
    • 「方便」也是個陷阱。如果手機點一下就可以叫到晚餐,那我們也就失去了走出去,跟店員面對面的機會。在節省時間的面向來說,很有效率,但在人生的向度上,效能是好的嗎?
  • 第3章:面對有限性
    • 海德格(一個加入了納粹的哲學家)認為,我們不是「擁有」一段有限的時間(出生到死亡),而是我們就是這段有限的時間
    • 如果你永生了,那一切的選擇其實就變得無關痛癢,因為時間變得沒有機會成本了。反正就算今天浪費掉了,或是這幾年的努力都徒勞了……有差嗎?我有無限的時間慢慢嘗試所有可能。
    • 但有趣的是,人生明明短到你沒辦法完成所有你想完成的事,但又長到你通常看不到盡頭(不見棺材)——於是人要嘛在浪費時間,要嘛在逃避「其實時間非常有限」這個事實而庸庸忙忙碌碌著想「增加效率、掌控時間」。
    • 很多瀕死經驗的故事告訴我們,體驗過死亡會令人更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深刻地活在當下。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這種說法了,但到底要怎麼讓我們不用真的瀕死,就能有類似的體悟呢?
      • 拍謝,沒有神仙方法,但我們可以透過這層認識來提醒自己。作者自己也說他只能稍微接受、偶爾做到。
    • 如果你瞭解到海德格認為的我們居然會存在,就不會說「人生只有四千個禮拜也太短了吧!」;而是說「碉堡了,我們居然有四千個禮拜!」。
      • 當你的規劃因為鳥事被打擾、晨間計劃整個毀掉,通常會很暴躁。但採用這裡的觀點就是,你是「何其有幸」在這裡被這件鳥事打擾呀!
      • 我們是剛好活著,沒有宇宙法則說我該活著。
    • 如同婚姻的意義在於放棄了其他潛在的對象,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每個選擇與被你放棄掉的其他所有選擇。
  • 第4章:使出更好的拖字訣
    • 好的拖就是認識到有限性,所以拖延掉不重要的事;壞的拖就是,你總想著找到夢中情人,於是不肯定下來,好像生命無限長讓你慢慢找一樣。
    • 《論將就》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將就。選定一個方向,然後走向你選擇的結果。這會比選來選去還幸福。
    • 但選擇問題讓我想到[[…/《37法則》要我們拿前37%作為樣本]],可以更科學地定下來。
    • 經過了前三章比較形上學的討論後,這裡綜合各家說法給了三個務實的建議:
      • 先支付自己(撥出不可撼動的時間來進行你要做的事,即使這意味著你會沒時間做其他事)
      • 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據說是巴菲特給司機的建議:列出 25 個重要事項,然後竭盡所能不要做後面二十項)
      • 限制進行中的工作(一次最多三件,否則你遇到困難也只會反覆橫跳換任務)
    • 「罐子裝石頭」這則寓言出自 1994 的《與成功有約》。其 bug 在於,寓言中的罐子總是能裝得下大石頭們(重要的事)。
  • 第5章:西瓜問題
    • 短影片確實是個大問題。
  • 第6章:敵人就在本能寺
    • 但實際上分心的是我們,不是短影片害的。
    • 不過我們要知道,分心是生存本能,分心是天擇出來的結果。練習不要分心其實就跟練習不要害怕蛇或去害怕一朵花一樣(?),很反人類。
    • 我特別查了一下原文標題,其實是『The Intimate Interrupter』,譯者很有想法。

第二部 人力所不能及

  • 第7章:我們不曾真正擁有時間
    • 這邊提到了 《侯世達定律》說你的時間規劃一定會爆預算
    • 計劃就只是個想法而已,但我們的確可以利用一些策略,讓我們的期待的發生機率提升。其實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的概念。至於聽天面的那份焦慮,那我們就用瀕死經驗的領悟來面對吧?
  • 第8章:你在這裡
    • 這裡就是現在。
    • 但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延遲享受、要重視未來,所以我們就像追著胡蘿蔔的驢子一樣。
    • 今日金融運作的核心就是對未來的信心(這是投資的原動力),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資本主義體系之中的富人大多不快樂,因為他們超懂得利用現在的時間來創造未來的價值
    • 提到了[[富翁與漁夫]]的故事。
    • 按時計費的陷阱——當你的時間沒拿來出售,你會覺得浪費了這段時間。
    • 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對吧?對。但你「試圖活在當下」的當下,你就把「當下」跟「你自己」分開了。就像前幾章說的,當你想「利用時間」時,你就把「時間」跟「生活」分開了。實際上,不是你選擇去活在當下,而是其實你別無選擇啦。
  • 第9章:重新找回休息
    • 休閒本身就是目的,不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安息日這個發明,暗示著為了達到真正的休息,是真的需要大費周章的。(要不是整個社群一起休,誰敢真的休?)
    • 叔本華認為人類像個鐘擺,擺蕩在痛苦(無法滿足欲望時的痛苦)與無聊(滿足欲望短暫歡愉後的空虛)之間。這章的想法就是破解方案——無終點的活動(atelic activity),即為了休息而休息、為了打太鼓而打太鼓、為了散步而散步。
    • 不過呢,「無終點的活動」講白了就是嗜好啦。在這個年代,如果提起你的嗜好會感到尷尬的話,代表了你確實是為了做而做,而非獲得某種社會贊同——那這可能確實是個很棒的無終點活動!
  • 第10章:不耐煩引發的連鎖反應
    • 科技讓一切更有效率,但我們食髓知味,於是耐性越來越差。比如說,網頁讀取(欸網路欸)、加熱食物(欸以前你要先生火欸)、交通不順暢(欸以前你要騎馬欸)。
    • 短影片、懶人包讓各種資訊可以快速獲取,但這讓現代人沒辦法坐下來閱讀。
    • 接受到此為止此書的觀點,你可能可以發生第二序改變
  • 第11章: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
    • 那麼,要怎麼對抗不耐煩呢?書中三點提供:
      • 讓自己喜歡問題——其實不斷遇到問題並解決的循環構成了人生本身,所以遇到問題才是正常的。
      • 聚沙成塔——試著限制某項活動的每日上限。就算當天狀態很好,時間到了也不要繼續。因為「急著往前多做一點」這件事,隱含著未完成帶來的不耐煩
      • 不要下車——書中用了赫爾辛基的巴士來比喻。而以我的地緣例子來說,就是中正路。在中正路上車,不管你搭那一台,如果你沒過幾站就下,其實到達的地方都差不多。如果你想要下車在比較與眾不同的地點(原創與非凡),那你需要做的是——別下來,待在那台該死的巴士上
  • 第12章:數位游牧者的寂寞
    • 現在有些 digital nomad,他們的工作可以全部遠端完成,因此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全權掌控自己的時間。在我們看來,這種自由一定很快樂吧?非也。一份「瑞典假期與開出的抗憂鬱劑相關性」的研究顯示:
      • 舉國同時放假人數跟抗憂鬱劑下跌程度成正比(一起放假會比較快樂
      • 就算是退休人士,遇到其他勞工放假的日子,他們也會比較快樂
    • 酷吧,統一頒訂放假日還真的有整體幸福感效益。傳統上的「安息日」還真的有其意義!
    • 沒想到歷史上真的存在極端的反例!蘇聯大刀闊斧,改成一個月六週,一周五天,所有勞工分成五批(用五種顏色劃分),輪流休假(有打擊宗教集會的意味存在)。但一兩年後受到太多抱怨(獨自休假有何意義!),改成了一周六天,其中一天集體休息。
    • 儘管我們的文化讚揚自律地掌控自己的時間,但我們不妨試著藉由損失行事曆的彈性,來交換社群的獎勵。偶爾放棄自己完美的晨間習慣,配合家庭生活、友誼活動。
  • 第13章:滄海一粟療法
    • 那麼好了,我們現在都知道生命極其有限了,那我一定要選擇去進行非常有意義的重大活動對吧?(自我中心偏誤是很常見的心理狀態)
    • 別想多了。你拿人生來做什麼,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你用你有限的時間做什麼,宇宙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 第14章:人類病
    • 其實人生就是一連串接踵而至的問題(而且有些問題有機會註定無解)。
    • 突然在最後一章出現了比較世俗的人生建議,有點錯愕。這邊提出了五個參考問題(一下子解不開也大丈夫,重點是「與問題共存」,因為一連串的問題的集合就是人生本身):
      • 在生活或工作中,有哪些你追求安逸,但其實需要稍微走出舒適圈?
        • 比起問自己「怎樣開心」,可以試試看這個建議:「這個選擇會讓我格局變大還是變小?」
      • 你是否要求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生產力或績效?
        • 算了吧,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如取其中有意義的部分去完成就好。
      • 你在哪方面必須接受你就是你,而不是心目中的那個 role model?
        • 你喜歡如何利用時間的答案,有可能提示了善用時間的最佳方法。
      • 在人生哪些領域中你遲遲不敢出擊,想等到自己準備好再說?
        • 很多人花了很多年把人生當成正式上場前的彩排,理由是技術、資歷要累積,等時機到了、成為權威了,那就會是 show time 了。
        • 然而,粗暴的事實是:每個人永遠都是臨陣磨槍。
      • 如果不必管某件事有沒有用,你會如何改變度過一天的方式?
        • 在「成敗論英雄」的世界中,可以想想看前述的「無終點活動」。
        • 也可以想想看夸父逐日、原始林造冊、SETI 協會搜尋外星無線電訊號。
  • 後記:不要抱持希望
    • 完全沒必要去「希望」,卷起袖子做事吧。
  • 附錄:坦然接受「生也有涯」的十種工具
    • 這裡整理了一些好用的 tips,其中大部分在書中都有提到過。
    • 採取定額的生產力策略。
    • 按部就班,不要 multitasking。
    • 刻意不平衡(比如說,這段時間內我決定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傾向好好生活,工作上就盡最低限度的義務即可)。
    • 相對於代辦清單,試試看完工清單
    • 這個年代要關注的社會議題太多了,不妨集中火力在其中一項吧。
    • 試試看只有單一功能的無趣科技。(比如說 Kindle 電子書、把手機色彩調成灰階)
    • 有一個越老感覺時間流逝越快的現象,可能是因為接收全新概念的頻率降低了(對小孩而言,每天都一堆新事物,所以時間比較慢)。如何對付?試著塞滿新鮮的體驗……但這與本書概念背道而馳。所以建議可以更加地深度感受日常
    • 無論是人際或是未來,試著當個觀察者。比起「期待」對方會怎麼行動、「期待」未來應該要如何如何,不如「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 隨手行善。
    • 練習啥都不幹,試試看啥都不幹冥想

  1. 1.「流水筆記」意似「流水帳」,是我一邊閱讀一邊記錄下來的隨手筆記,混雜了作者的原話與我自己的延伸想法,不會分別註明,請知悉。如果你想在購買前窺探一下書中的議題,可以瀏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