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多巴胺不是快樂激素,是慾望激素

多巴胺系統被破壞的小老鼠不再主動追尋食物,但若我們親自餵他吃,他依舊會……快樂地吃。他只是不再有動力追尋快樂,但依舊能夠體驗快樂。

另一個實驗中,我們提供老鼠兩個選擇,一個是現成的普通飼料,一個是必須壓數次壓桿才會掉落的高級美食。一般情形之下,老鼠會選擇努力獲得高級美食。但多巴胺系統被破壞的那群,喪失了慾望,也就沒了動機追尋詩與遠方,於是他們自甘一輩子吃普通飼料。

中樞神經中的多巴胺路徑

書中提到了兩個多巴胺路徑。其中,中腦邊緣路徑從中腦的腹側被蓋區(下簡稱 VTA, Ventral Tegmental Area)傳到邊緣系統中的伏隔核,主司獎酬,產生欲望;而中腦皮質路徑一樣從中腦的 VTA 出發,一路延伸到前額葉皮質,主司動機,產生計算與規劃。

另外,黑質紋狀體路徑負責動作控制,若此路徑失能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症。為什麼我要另外提這個呢?因為帕金森氏症的藥物治療方式之一就是服用左旋多巴(直接給多巴胺也過不去腦血障壁,故給前驅物),而部分患者出現的副作用是——沉迷賭博、性衝動、瘋狂購物,因為獎酬跟動機系統也一起被增強了!

多巴胺跟當下分子彼此互相拮抗

書中將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內源性大麻素這些令人愉悅、滿足、幸福、感到愛的腦內激素合稱為「當下分子」。雖然沒有看到他們跟多巴胺有拮抗關係的生理證據,我也查不到,但這樣理解確實在邏輯上蠻方便的。多巴胺系統讓我們高瞻遠矚、心繫未來,而當下分子則讓我們體會當下、感受快樂。

這令我不禁想到早在 1997 年就被寫下的《當下的力量》:書中在在提醒我們,過去、未來都不是真實的,只有當下才是。我們要有意識地在「思維」(多巴胺系統)跟「臨在」(當下分子)之間切換,因為思維只關心你的未來,但只有當下才是真實的人生。

這兩本書搭在一起,醍醐灌頂!

戒酒無名會與孕婦:用當下分子對抗多巴胺

還記得《習慣的力量》中,作者有點心虛地提到,「信任」也是維持新好習慣的重要因素。現在我們知道理由了,其實戒酒無名會透過社群的力量,灌注了人際關係之間的當下分子,進一步拮抗掉多巴胺的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女性在懷孕後,其戒煙率會急速飆高。這大概是催產素這個當下分子的功勞。

電車問題的生理解釋:當下或未來

著名的電車問題至此也可以做出解釋了。當我們必須親自動手,犧牲一個無辜的路人,拯救鐵軌上的五個人,我們通常無法痛下殺手(當下分子不允許我們這麼做)。但如果我們人在遠方,在中控室裡控制鐵軌,我們就比較容易做出理性的決策,犧牲少數換取最大利益(當下分子參與較少)。更不用說如果我們是在設計自動駕駛的判斷程式了,我們一定會教程式要拯救五個人而非一個人對吧(幾乎沒有任何當下分子的活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也跟多巴胺有關

目前認為,ADHD 與前述的中腦皮質路徑中多巴胺濃度不足有關。因為計算與規劃能力的缺失,ADHD 難以投入一件行動之中,容易看不見細節、聽不完說明、目標變來變去。

而目前對付 ADHD 的藥物如利他能跟安非他命,就是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

自由派與保守派

書中對政治多有著墨,有著一整章節的討論。簡單來說,自由派是高多巴胺人格,保守派則反之。也因此,根據統計,保守派人士普遍更滿意婚姻、更容易性高潮、更少出軌。

有趣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操控恐懼(當下分子)來改變人的政治立場,而且十分容易:我們只要給予乾洗手,並提醒生活中的傳染病風險,人們就會開始偏向保守的立場。

用當下分子破解最後通牒賽局

最後通牒賽局簡單來說就是「錢怎麼分」,提案者可以任意提案,而回應者只能選擇同意或駁回,但若駁回則大家都拿不到錢,玉石俱焚。理性而言,只要有任何一點好處,回應者就應該同意。但現實中,如果提案者留給回應者的錢低於三成,回應者通常會興起「教你做人」的念頭,駁回提案。

有趣的來了,如果給回應者來一劑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典型的憂鬱症藥物),當下分子濃度提高後,接受差勁提案的機率提高了一倍。

多巴胺越高,移民越遠

擁有較長的 DRD4 等位基因的人,會有較多的多巴胺受體。若以東非為起源來看各文化區的 DRD4,我們發現,移民越遠,DRD4 越長。

另外,雙相障礙(俗稱躁鬱症)患者有多巴胺再回收的問題,在躁期會有太高的多巴胺濃度。有趣的來了,移民國家代表美國的躁鬱症比例是全世界最高,而對比的非移民國家代表日本則是全世界最低。

若問「人生中的成就是否由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歐洲國家平均給出了五成以上的肯定答案,但美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高多巴胺風格的回答。

性質特殊的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個特別的成癮性物質,它不會讓人爽,但卻依舊會上癮。所以攝取尼古丁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你暫時不想再來一發尼古丁。

書中打趣地說,抽煙唯一的意義就是上癮,煙癮者就像刻意背起一塊大石頭,然後體驗放下石頭時的神清氣爽 XD

追尋幸福的人反而更不幸福

此書讀畢後,碰巧聽了一集關於「幸福」的 Podcast(Happiness 2.0: The Path to Contentment ),其中有幾個 Point 如下:

  • 越是看重幸福的人,其幸福程度越低
  • 越是認為自己正在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其幸福程度越低
  • 越是想擺脫負面情緒的人,其幸福程度越低
  • 以上主要是針對美國人的發現
  • 進一步研究了重視社群的亞洲國家,包含台灣、日本,發現了相反的情形:若是認為幸福跟人際連接有較大關聯(相對於美國比較認為幸福是個人追求),那麼此時越是看重「幸福」,其幸福程度跟剛剛相反,是更高

是不是與本書頗有相關之處?

看重幸福與追尋幸福都是高多巴胺的風格,於是這群人著眼未來,往未來邁進的同時,犧牲了享受當下的機會。

那麼為何重視人際連結的亞洲國家卻相反呢?因為人際連結是「當下分子」的活兒啊!

Other Good Points

  • 多巴胺也會提高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故可卡因(血清素、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跟安非他命(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的吸食者會有無所不能的自信心爆棚感。
  • 一日之計最難的地方,就是每天醒來,我都在改進世界與享受人生之間躊躇——E. B. White(《夏綠蒂的網》作者)
    • I arise in the morning torn between a desire to improve the world and a desire to enjoy the world. This makes it hard to plan the day.
  • 自由派與無神論者的平均智商較高:人類的平均智商是 100 分,極端自由派的智商是 106,而極端保守派則是 95。而宗教信仰和智商也有類似的關聯,但相似度沒那麼高。無神論者的平均智商為 103,而自認信仰非常虔誠的人平均智商只有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