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101

確認性偏誤的演化解釋

確認性偏誤有利於生存嗎?利弊作用之下,效益顯然是正的,否則確認性偏誤理論上早該被天擇掉了,對吧?如果這片森林有足夠多的果實可以吃,我們有必要去煩惱另一片森林是否有果實嗎?有需要去煩惱果實在整片大陸上的分佈方式嗎?沒有。對我們來說,當方案足夠令人滿意,我們就必須停止搜尋新的可能。我們必須做個認知上的吝嗇鬼,思考可是很耗能的。

流暢效應

大家會偏好看好比較好發音的股票,只因為看似流暢。我們會偏好有前因後果的描述,即使只是「感覺上」有前因後果。「不好意思讓我插隊一下,因為我在趕時間」跟「不好意思讓我插隊一下」這兩句插隊台詞裡面,前者會有較多人給插。
於是比起去脈絡的文字,我們更偏好故事跟例子,所以軼事證據的力量才會那麼強大。

均值回歸

「運動畫刊的封面魔咒」是真的嗎?為什麼登上封面人物的運動員總是會在下一季表現下滑?這一點也不奇怪,他可能只是在數據變大之後,平均起來表現回歸日常。

稟賦效應與普拿疼

稟賦效應(我都稱呼為「敝帚自珍效應」)就是我們會不理性地覺得自己擁有的東西價值較高,所以我們賣二手時常常定價太高。更有甚者,就算只是剛拿到手上,我們就會提高對該物品的評價了。
話說乙醯氨酚(普拿疼的主要成分)能止身體髮膚之痛,也能止「損失止痛」。所以吃普拿疼是能避免稟賦效應的。

把兩邊的框架都拿出來破解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稟賦效應讓我們敝帚自珍、負面偏誤讓我們特別去規避損失。所以看待一件事的角度(框架)會影響我們最終的判斷。

如果手術的成功率有九成,我們會同意執行;但如果死亡率有一成,我們可能反而會卻步。此時就是框架在作祟。

如何破解?其實解法就是粗暴的兩邊都揭露出來:「兄弟,這個成功率九成、死亡率一成。」(雖然講的先後順序也有差就是了)

利用改變框架做到斷捨離

書中提到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針對衣櫃裡面一大堆衣服,如何做到斷捨離?

如果我們把「要丟的」找出來丟掉,此時是損失框架,稟賦效應會一直阻止你丟東西;但如果我們呢先把全部的衣服拿出來放在外面,再一件件把「要留的」放回衣櫃,此時就是獲得框架,成功地避免了敝帚自珍帶來的麻煩。

阿萊悖論與確定性效應

試想以下賭局:

  • 賭局 A:100%機率獲得 100 萬元
  • 賭局 B:10%獲得 500 萬,89%獲得 100 萬,但有 1%的可能會什麼都沒得到

問君此時會如何選擇呢?

在阿萊的實驗中,即使 B 的期望值蠻明顯較高的,絕大部分受試者還是選擇了 A。

再試想以下:

  • 賭局 C: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 賭局 D: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這次,如何選擇?

在阿萊的實驗中,此時大部分人選了 D,而悖論就產生了。

B 比 A 多了 1%的機率會失去所有好處,於是大家偏向避開這個可能。但其實 D 也只比 C 多了 1%的機率會什麼都拿不到,不過大家在此時卻不太在意這個 1%。

這就是確定性效應在作祟了,我們特別喜歡確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