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評註

  • 作者居然是 DSM-5 修訂與出版歷程中的時任美國精神醫學會(APA)會長。本來看一看越來越對這本書的論述沒有信心,但知道這個事實後,好吧,我願意相信你。
    • 所以說,社會影響力還是很吃 Title 的。
    • 如果立志想要改變世界,果然還是得尋求王道,努力洗學歷搞權利鬥爭嗎?
    • 唉,好討厭的感覺。
  • 至於為什麼看一看越來越沒信心是因為其論述如同斷簡殘篇、各處不一。例如開宗明義要「用科學方法定義智慧的組成要素」,然而列出了「利社會行為與態度」、「情緒穩定與幸福感」、「決斷力與接受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反思與自我理解」、「社會決策能力與實用的人生知識」、「靈性」之後,在各自的小單元裡,才告訴我們「靈性」其實沒有達成專家共識(啊你的科學方法是?),接著特別講解了「好奇心」、「幽默感」(你的組成要素沒有這些元素啊,為何要突然提出來?),然後「決斷力、社會決策能力、實用的人生知識」卻連在一起講(那麼一開始為何分開成兩個分別的要素呢?),後面還開始教我們感恩的小技巧(也不是不行,但你沒論述過感恩跟智慧的相關性啊)。
  • 且各個要素,有些有實徵的統計效力、有些只是專家意見、有些經過了文獻回顧的驗證、有些則只是作者自己做的小範圍研究,然而通通混在一起講。這對於因為本書「聲稱使用科學方法來定義智慧」而開始閱讀的讀者來說,有點不能接受。
  • 然而撇開科學方法,單純當做一本「智慧養成小指南」來看的話,依然是值得參考的。
  • 分享幾個我個人最感到印象深刻的 point:
    • 祖母假說。
    • 蘇格拉底將智慧分成理論智慧(sophia)與實踐智慧(phronesis)。
    • 情緒調節的小撇步(認知再評估、轉移注意力、情緒標記),而個人將情緒標記理解成是一種內在情緒的「指差確認」。
    • 杜魯門總統投下的原子彈,其實有可能是在這個大型的電車問題中做出了相對較低傷害的選擇?
    • 我可能患有 NPD。
    • 佛洛依德認為宗教是「大眾神經症狀」,是一種「幻覺的滿足」。
    • 馬克思直接批判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智慧的科學

wiser_cover

流水筆記

  • 作者是 DSM-5 修訂與出版歷程中的時任美國精神醫學會(APA)會長喲!

序言

智慧與智力不同,前者複雜多了。

  • 一直以來,智慧被歸類在哲學的範疇中,幾乎沒有現代科學上的探討。
  • 好兄弟!但作者這不是來了嗎?
  • 此書不僅要用科學方法定義並探討「智慧」,還要教我們如何「加速智慧的培養」,打破只能「用老化換智慧」的舊觀念。

CHAPTER1 定義智慧

  • 老化悖論:生理健康狀況變差了,但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卻提升了。
    • 就算考慮婚姻狀況、社經地位、教育程度,情況也一樣。
  • 作者為了尋找一個普世的、跨越時空的「智慧的定義」:
    • 在 PubMed、PsycINFO 進行文獻回顧,尋找運用「實徵」去探討智慧的論文。然而,這些通常是西方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那麼其他文化區域怎麼辦?
    • 於是採取「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繼續優化其定義。
    • 那麼在遙遠的古代呢?於是作者研究了《薄伽梵歌》裡與智慧相關的用詞與其描述,發現千年以來幾乎沒什麼改變。這也表明了智慧似乎是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的。
  • 綜合以上方法,歸結出來的智慧的要素為:
    • 利社會行為與態度
    • 情緒穩定與幸福感
    • 決斷力與接受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
    • 反思與自我理解
    • 社會決策能力與實用的人生知識
    • 靈性(但這個沒有達成共識)

CHAPTER2 智慧神經科學

  • 介紹了上一章提及的智慧的要素們分別對應的腦區。然而有點過分簡化。
  • 凹凸不平的顱骨與顱內的奧祕:十九世紀初世紀來自德國的高爾,根據不同的頭型,比較了人類與動物,歸納了各種腦區功能的對應。這在當時掀起了「顱相學」(Phrenology)的風氣,蔚為風尚。
  • 直到十九世紀後葉,同樣是德國的布羅德曼(Brodmann),才真的電出了較為正確的地圖,而非從頭顱外表直接觀察。
  • 費尼斯.蓋吉的悲劇:前額葉被刺穿了,從此以後人格大變。雖然對該案例的研究中都沒有提及「智慧」一詞,但顯然地,失去了前額葉的蓋吉的新人格喪失了智慧。

CHAPTER3 智慧與老化

  • 如果一名女性於 45 歲停經並活到 90 歲,這意味著她的後半生對人類的繁衍無法做出貢獻。從演化論的觀點出發,「長壽」是很荒謬的。
    • 要知道,很多生物都是產卵後就差不多壽終正寢了。
  • 作者的觀點是:隨時間推移而增長的智慧,對年長者跟社會都有好處。
  • 而這個觀點也有其他論證——「祖母假說」。
    • 祖母假說透過證據表明,失去生殖能力後的長壽現象,與孫輩數量的增加有關。
    • 這就說明了,祖母就是有用。
  • 甚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是可以找到「似乎是要特別保護祖輩」的一些基因,如:
    • CD33,可以防止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以此預防阿茲海默症。
    • APOE3、APOE2,對失智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大腦隨著老化會有區域開始萎縮是事實。但另一方面,還沒萎縮的部分是會增強,然後去幫忙的。
    • 相對於年輕人各個功能的明顯左右腦分工,老年人很多功能會牽涉到整個大腦的各個區域(有種互相支援的意味),其認知表現可能與年輕人不相上下。

CHAPTER4 量測智慧:傑斯特-湯瑪斯智慧指數

  • 有些測試要越客觀越好,但有些則否,例如憂鬱、智慧。故其量測的方式,只能以主觀的詮釋為主。
  • 作者與同儕們研發出了聖地牙哥智慧量表。

CHAPTER5 培養慈悲心

  • 「利他大腦理論」:利他行為是刻在基因中的,因此我們生來具備利他的本能。
    • 如同喜歡花朵一般。(大腦只能學會基因準備好讓大腦學會的內容)
    • 而這個利他大腦在哪裡呢?就是鏡像神經元。
  • 慈悲心的差異程度中,最重要的因子是「重大個人經歷」。意思是,體會過才懂得將心比心。
  • 「自我慈悲」是關鍵之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理解到自己跟其他人類一樣都不完美)
  • 「自戀」是阻礙之一:較高程度的自戀會導致個體對他人缺乏慈悲心。
    • 附上 DSM-5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的診斷標準(滿足五項以上):
      • 誇大自我重要性,例如誇大自己的才華並期待被人看重;
      • 永遠專注於成功、權力、美貌、或是理想愛情等幻想中;
      • 認為自己獨特,僅能被其他特殊人物或高位者所認可並與之相關聯;
      • 需要過度的稱讚;
      • 不合理的認為自己有特殊權力或獲得他人無條件順從;
      • 處理人際關係時顯得自私,好以占便宜來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 缺乏同理心︰不願意認同和感受他人的情感需求;
      • 常嫉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嫉妒他;
      • 常有傲慢行為或態度,顯得自高自大。
  • 智慧的向度中,僅有一項有性別差異——女性在「慈悲心」要素上較為高分。
    • 各個文化裡的智慧之神大多是「女神」。
    • 在分析他人情緒時,女性鏡像神經元較為活躍,而男性則是理性分析的腦區較為活躍。
    • 然而男嬰與女嬰似乎有沒有差異,這個差別是越老越明顯。
    • 可能是催產激素與雌激素造成的影響。
  • 冥想有用嗎?有的,且有特定招數:慈悲冥想(Loving-Kindess Meditation)
  • 「讀故事書、看電影、聽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 理解故事的腦區網絡,與人際互動的腦區網絡,有高度重疊。
    • 我在想,這跟用「第三人稱」視角看世界的經驗有所關聯。

CHAPTER6 情緒調節與幸福感

  •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提出了「情緒、感覺與心情」的區別。(Emotion, Feeling, Mood)
    • 情緒是生理上的、感覺是心理上的、而心情是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的。
    • 例如:被鬼影嚇到時有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的緊張恐懼情緒」、「腦中閃過無數種害怕被攻擊、猜疑其威脅的感覺」、和「後續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放鬆的心情」。
    • 而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劃分方式,可以理解為「神經性的及時生理反應、認知上的感覺、後續荷爾蒙作用的心情」。
  • 情緒調節:邊緣系統與前額葉皮質之間的平衡與恆定(homeostasis)。
  • 隨著年紀增長,對負面事物的「過分處理」會逐漸降低。
    • 讓老人觀看正向與負向的圖片,其杏仁核的反應幾乎一致(相對於年輕人,對負面資訊的反應總是特別強烈)。
    • 這有點像在說「負面偏誤」!原來隨著變老,這個過分放大負面資訊的偏誤會淡化!
  • 樂觀的人的生物學共同點:腦部處理「感到恐懼的面孔」時活化得較少(表示在處理負面情緒的資訊時所耗費的心理能量較少)
  • 自制力是智慧的必要條件。
    • 從 196X 年代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中就可見一斑,那些可以延遲享受的孩子,未來的各項指標都較為優秀。
  • Emotionality(面對特定的刺激,做出的情緒反應)是有遺傳學基礎的。
    • ADRA2B 變異(會影響到正腎上腺素)的個體會特別關注富有情感的圖片跟文字,且被誘發出來的情緒也會特別強烈。
    • 血清素變異則會影響「聽聞內容」與其喚起情緒的機制。
  • 青春期前後,牽涉到「獎懲機制」的腦區會變得極為活躍;與此同時,前額葉皮質的發展相對來說還沒有完全跟上。於是青少年時期的典型行為就是追求「冒險犯難、感官刺激」。
  •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即為情緒調節特別差的一例(一樣有 DSM-5 的診斷標準,看完會發現很類似「病嬌」),而以下情緒調節訓練可以改善這類疾病:
    • 認知再評估(重新評估或定義某項事物的意義,例如某場考砸了的考試)
    • 分散注意力
    • 標記情緒(如同重量訓練中標記自己正在使用的肌肉)

CHAPTER7 決斷力與接受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

「好的決定來自於經驗,而經驗來自於做出錯誤的決定」——馬克吐溫

  • 亞里斯多德認為智慧分兩種:
    • 理論智慧(sophia),就是 philosophy 的那種哲學層面的智慧(-phil 愛、-sophy 智慧)。
    • 實踐智慧(phronesis),可以理解為一種在生活中以對的理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的智慧。
  • 而歷史上幾乎所有文化都十分重視 phronesis,例如聖經中的所羅門王、開封的包青天、成熟法治國家尚且需要的睿智大法官。
  • 杜魯門總統在 1945 年投下的原子彈,其實就是電車問題的放大版本:是否要「主動選擇」投下原子彈殺死十萬個日本民眾,來提早讓戰爭結束,以挽救未來可能死去的更多的人們?
  • 承諾升級(escalation of commitment)其實就是受到沉沒成本謬誤影響後的後續動作。
  • 提到了可得性捷思、損失規避、倖存者偏差、確認性偏誤。
  • 實驗表明,在「現在立刻電擊」與「之後可能會被電擊」之間,人們傾向選擇前者——人類有時候會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 「即使面對不確定性也能做出好的決策」的能力,就是智慧的一個要素。

CHAPTER8 自我反思、好奇心與幽默感

自我反思

  • 透過「鏡子測試」(mirror test),我們可以觀察到某些動物具有「自我認知」(self cognition),例如亞洲象、海豚、喜鵲、螞蟻。
  • 「自我認知」已經是比較罕見的了,而「自我反思」是只有人類才擁有的心智能力。
    • 這邊「自我反思」的定義是「個人檢視自身心智與情緒過程,進一步瞭解其基本特性、目的與本質」。
    • 作者每次引入一個新詞彙都做太少定義上的解說了啦,不ok。但這邊的「自我反思」能力我想應該可以理解為「元認知」。
  • 「自我反思」的腦區在內側前額葉皮質。
  • 人類喜歡思考嗎?實驗表明,人類有「逃避思考」的趨向,尤其是年輕人。
    • 理由可能是因為如同前述,越年輕的大腦其「負面偏誤」越顯著,於是為了規避這些一思考就湧上來的負面情緒與壓力,年輕人會「逃避思考」。為了「逃避思考」,各式各樣的策略就會蹦出來,例如「忙起來」。
    • 而老年人(越有智慧的人)則較為沒有這種逃避的必要,而較能更深度地、更持久地進行思考。

好奇心

  • 好奇心的大腦路徑
    • 左側尾狀核 + 前額葉皮質:與獎勵機制有關
    • 正確答案會激發額下回:學習、記憶、語言
  • 好奇心對於智慧的重要程度,並不如慈悲心與決策能力那麼重要。

幽默感

  • 幽默的大腦路徑
    • 太複雜了所以不知道
  • 但聽到笑點時,「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會觸發獎勵迴路。
  • 專業喜劇演員的「顳葉」會增強而「前額葉」活動會減少,而顳葉主司語義和抽象資訊。
  • 幽默感對於智慧的重要程度,並不如慈悲心與決策能力那麼重要。

CHAPTER9 靈性的奧祕

  • 宗教性與靈性相等嗎?
    • 靈性可以不透過宗教性而存在。
    • 宗教性比較是一種有組織的系統,幫助人們接近靈性。
    • 宗教是「相信別人的經驗」;靈性是「擁有自己的經驗」。
  • 佛洛依德認為宗教是「大眾神經症狀」,是一種「幻覺的滿足」。
  • 馬克思直接批判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 作者在前述的定義智慧的研究中,也探討了「智慧與智力」的共通性,用 53 個特徵進行對比,其中有 49 項背離(代表僅有 4 項重疊);然而,「智慧與靈性」之間卻有 16 項重疊。
    • 因此,比起智力,智慧反而跟「靈性」較多相關性。
    • 其重疊的項目見 p.282。
  • 據作者的局部統計,靈性較高與以下具有關聯性:
    • 復原力較高
    • 樂觀程度較高
    • 可較快速自疾病復原
    • 較低教育程度
    • 較低收入
  • 靈性課程介入對於憂鬱症的改善有顯著差異。

CHAPTER10 快速增長智慧

決斷力

  • 平常可以練習。作者舉例他會定時收看紐約時報的「The Ethicist」(道德家)專欄,在看專家答案之前自己想想看自己會怎麼回答。(你嘛推薦一下免費的服務咩,紐約時報要訂閱欸)
  • 注意「決策疲勞」的問題!作出重大決策前退一步,緩一下。

Intelligence is knowing the right answer. Wisdom is knowing when to say it.
Tim Fargo

自我反思

  • 練習「跳脫自我框架」。
  • 遇到個人難題與困境時,改用「第三人稱」來看待這類問題(就像替別人解惑那樣),然後接受自己的最佳提議。

同理心與慈悲心

  • 練習「慈愛冥想」(p.314)。
  • 許多針對醫學生的同理心促進課程(p.317)。

正念

  • 正念老朋友了,整個就很強,到處都有正念帶來的好處。

利社會活動

  • 擔任志工能夠增加幸福感,能變快快樂,壽命還能變長。
  • 所以我說 Jeste 老兄(作者),我知道強連結可以增加生活幸福感,但這跟智慧有什麼關係?我知道這跟慈悲心是相關的啦,但到底為什麼要分開講?

情緒調節

  • 情緒調節技巧(前面的 BPD 有提到)用於「路怒」的例子:
    • 「認知再評估」——也許那台車裡的孕婦羊水已經破了!
    • 「分散注意力」——打開廣播,大聲唱歌吧!
    • 「標記情緒」——有意識地告訴自己,自己生氣了,以及為什麼生氣。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認為壓力可以用來提升表現的人」,不僅測驗分數更高,生理上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比起被告知要「忽略壓力的人」更好。
  • 還提供了許多情緒調節小撇步(p.326)。

感恩

  • 感恩是信念、勇氣、知足、快樂、幸福的基礎。
    • 好喔,所以這跟智慧的關係是啥?
  • 提供了若干練習感恩的方式(p.331)
  • 其中包含:寫自己的訃聞
    • 我覺得這個方法蠻不錯的,相對於只寫下五年期目標之類的,訃聞或墓志銘更能讓自己反思——你希望後人記住你的哪些特質、成就、行為?

敞開心胸,擁抱新的體驗

  • 心理學界幾個權威都表示「創意力」與「智慧」其實是對立的兩種思維模式:年輕人躍動大膽、老年人穩定平衡,很難相容。智慧帶來的犧牲可能是思維僵化。
  • 但作者不「認為」這樣。
    • 注意,是不「認為」,沒有佐證。

獨處時間

靈性

其他心理介入措施

  • 擴充詞匯量
  • 看電影
  • 讀小說

體能活動介入

CHAPTER 11 智慧的推手:藥物、遊戲與人工智慧?

  • 「聰明藥」已經開始被濫用了:「利他能」、「阿德拉」等等提升短期專注力的藥物,「三分之一」的美國大學生有在服用。
    • 真假啦?我超想試試看,但都苦無門路。
  • 那麼「智慧藥」是否有可能橫空出世呢?
  • 目前市面上很多「Brain Fitness」,作者表示那些都沒有實徵效用。(p.351)
  • 現在有「Artificial Intelligence」,那接下來是否能有「Artificial Wisdom」?
    • 十七世紀的波以耳預測了二十世紀的器官移植。
    • 二十世紀的特斯拉預言了二十一世紀的無線設備的普及。
    • 作者認為並不是遙不可及。

CHAPTER12 智慧的未來:從個人智慧到社會智慧

  • 作者提出了許多衡量社會群體與國家的指標如國家幸福指數、GDP、人類發展指數。那麼是否在將來會發展出一個國家智慧指數?或許將來會發現國際間在彼此較量誰家的國民比較有智慧呢。
  • 有點類似疫苗覆蓋率——高於某個程度的覆蓋率,就可以達到「群體免疫」。
    • 如果「群體智慧」越來越健全,個人就比較不需要時時刻刻兢兢業業地保持高度的「個人智慧」。
  • 然而,現今的社會智慧在成長抑或衰退?
    • 瘟疫、霍亂、天花、小兒麻痺已經解決,但新的流行病也接踵而來:藥物濫用、自殺、壓力、孤獨感。
    • 美國 2019、2020 的平均壽命在半個世紀見初見逆行,這些新的流行病需要被重視。(不對啊,壽命下降明明是因為疫情吧?)
    • 學校教育之中的藝術、音樂、體育、戶外活動、公民教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程式設計課程……
  • 「孤獨」與「肥胖」一樣是健康的危險因子。好消息是,「智慧」與「孤獨感」呈現「較為高度的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