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劉昕啦:部落格導覽
此篇導覽發表年代為 2022,連結都是 shuaixin.cc 時期的,目前已失效。
這裡是哪?
這裡是劉昕的部落格,會放一些有的沒的內容。感興趣可以到 文章分類 翻找看看。
這裡有淺色與深色兩種主題可以更換,從右下角的齒輪中設定(部分瀏覽器需往下滑一小段距離才會顯示出來)。
為了保持簡約,這裡採用的評論系統是 Utterances ,需要有 github 帳號能發言,還請見諒。
劉昕是誰?
簡言之,是個帥哥。
至於細節,請查看 關於我。
部落格架設平台是在?
在網際網路上居無定所了多年,到處漂流,一直想要有個安身立命的位置好好地扎根。從 Apache HTTP server 到簡單的單頁式 Github Page,後來投入好像很多人在用的 Wordpress,然而最後還是飄到了 Hexo 這裡。
如果你也對自己架個簡單美好的小站有所嚮往,附上我的簡單評註,供參考:
Apache:可以從底層建構一個伺服器,很好玩,但很折騰。
單頁式靜態網頁:很適合當做個人形象頁面,方便管理,也有很多免費的實踐方法。
Wordpress:想寫部落格又想自己當主人(痞客邦之類的真的很醜欸), ...
《起風了》
和弦配置
評註
青峰詮釋地很好也唱紅了這首歌,但身為創作者的我依然要呼籲大家注意一下:
原曲是由高橋優詞曲加上演唱的ヤキモチ
中文填詞是米果
經距與緯距:108課綱數學B新增內容
108課綱
舊課綱中的「空間向量」經過這次的修改,終於讓一類組免去了大量的痛苦,在此簡介:
數B僅需學習「空間概念」與「空間坐標系」,正式排除「空間向量」
數B僅討論空間中「兩組」平面的關係,不需學習「三組」平面的關係
數B因排除「三組」平面關係,後續的矩陣也僅需討論「二階矩陣」
數B不需要學習空間中的「直線方程式」與「平面方程式」
數B多了「圓錐截痕的視覺認識」與「球面上的經緯度計算」
緯距
兩相鄰整數緯線之間的經線距離,稱為「緯距」
簡單舉例:從赤道往正北邊出發,走到緯度 1° 的距離,就是緯距。
緯距相對來說很好理解,若假定地球為完美正圓球,那麼緯距處處相等。
經距
兩相鄰整數經線之間的緯線距離,稱為「經距」
簡單舉例:從本初經線向正東方出發,走到經度 1° 的距離,就是經距。
然而經距就不是到處都一樣了。舉例來說,赤道上的經距比起緯度 60° 上的經距,長了整整兩倍。
如何理解?試想,任何一條緯度都是一個圓(將地球橫截),而這個橫截圓上的1°弧長,就是該緯度上的經距。
如果赤道是最大的橫截圓,那緯度 60° 橫截圓是多大呢?顯然小了不少!所以就很好理解不同緯度上的經 ...
核酸檢測略說:高中生需要知道的重點
重點一:核酸檢測適用於哪些地方?
就算孟德爾、遺傳、中心法則忘光了,顧名思義的能力還是要拿出來。核酸檢測開宗明義就是要檢測核酸,所以舉凡刻在核酸上的內容,我們就能檢驗。
所以可以應用在親子鑒定嗎?可以,因為看的是 DNA;那可以應用在診斷遺傳疾病嗎?可以,因為也是刻在 DNA 上;隱性、顯性、性聯遺傳疾病都可以?都可以,這些不影響,再問就不可愛了哦。
那麼非遺傳疾病呢?感冒?細菌感染?寄生蟲疾病?
判斷方式很明顯:會動到含氮鹼基序列的,才能透過核酸檢測去檢驗。
故,細菌感染不行、寄生蟲疾病不行;而,大部分病毒感染可以,因為病毒會改寫生物體的基因。
所以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SARS、Covid-19,這些病毒造成的狀況,都適用核酸檢測。
重點二:核酸檢測的方法?
務必了解,因為常見常用,且常有時事連結。
目前核酸檢測最大宗的方法為「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如果看到「聚合酶」沒辦法一句話說明那是幹啥用的,請好好複習「中心法則」與基因技術的應用。
在此簡介 PCR 的流程:
採集待測樣本 DNA
將 DNA 解旋
加入 DNA ...
《惡魔之子》
和弦配置
評註
此曲靠弦樂團編曲做出了磅礴與悲涼,詞似乎是為劇情量身打造,目前在音樂性上沒聽出其他特別之處,但情懷依舊滿分。
獻上你的心臟吧!
《失憶》
和弦配置
評註
比較沒有編曲特色的一首歌,但倒也不失其傳唱的能力。
不過在我配和弦的時候,因為對歌曲不熟(聽眾點歌),以為『說什麼不會忘記 說什麼保持聯繫』兩句的旋律是一樣的,於是編出了 Ⅳ → Ⅱ → Ⅰ / Ⅳ → Ⅴ 這樣的走勢,挺有趣,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在 Logic Pro X 中進行「實時移調」:彈唱可以直接升降 Key 而不需要練習其他調性?
前言
在音樂製作的領域中,MIDI 協議顯然是個 game changer,讓數位音樂製作變得方便,做到跨設備、跨平台,甚至「跨樂器」。比如說,一支支援 MIDI 協議的鍵盤樂器(以下稱 MIDI 鍵盤),可以用來打鼓、彈吉他、吹嗩吶。沒錯,就是如此逆天。
關於 MIDI,有機會再跟大家詳談,現在你只需要知道:當我們用 MIDI 鍵盤演奏一個音符時,鍵盤會將我們的演奏資訊轉化成數位訊號,接著傳到別的設備上(通常我們會使用電腦上的 DAW 來接收這個訊號)。而這個數位訊號通常包含「彈了哪個音符 + 按著多久 + 彈多大力」。
所以如果我今天按了一下 C4,我的 DAW(此處為 Logic Pro X)就會知道我按了 C4。
瞭解了 MIDI 在幹麻後,顯然可以發現,實時移調應該易如反掌,只要 DAW 幫我把彈進去的每個音符自動改掉就好咯?
聰明,沒錯喲!好的,前言一大堆,但實際很簡單,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在 Logic Pro X 中進行實時移調。
在 Logic Pro X 中進行實時移調 ( real-time transposition )
打開一個支援 MIDI 的 Sof ...
和弦筆記:《You are my only one》
和弦配置
評註
詞曲作者與編曲是同一人:朴成日。找到的資料不多,貌似也是自包製作,看看之後會不會有更多的作品與曝光。
編曲上,和弦在 G 大調中採用了 Ⅳ-Ⅴ-Ⅲ-Ⅵ-Ⅱ-Ⅴ-Ⅰ(4-5-3-6-2-5-1)的大方向,但,厲害的編曲就是可以在看似簡單的進行中加入小巧思:
Ⅳ-「Ⅴ」-Ⅲ-Ⅵ-Ⅱ-Ⅴ-Ⅰ 這個五級,改成了四度的小大七和弦(ⅣmM7,此處為 CmM7)。個人認為算是 Ⅳm6 的變形版本。
Ⅳ-Ⅴ-Ⅲ-Ⅵ-Ⅱ-Ⅴ-Ⅰ 在常見的 Ⅱ-Ⅴ-Ⅰ 接到一級和弦之前,加入了一個調外的和弦(此處為 G 大調中的 F)!不算非常罕見,但我目前為止還沒看過這種銜接的術語稱謂,就先姑且稱之為「Mixolydian 借調法」吧。究其原因,以此處為例,G 大調中 G-A-B-C-D-E-F#-G 並不存在 F,但 G Mixolydian 則是 G-A-B-C-D-E-F-G。
和弦筆記:《火燒的寂寞》
和弦配置
評註
真是一首好作品,主要的和弦選用不多(不過其實編曲上加入了蠻多細節),但卻依然做出了很有力量的起承轉合。
誰寫的啊……果然是出自高手之手,是李榮浩作的曲!
這首 C 小調的曲子中,加入了超多的 D,是比較少見的做法。且副歌中的 F 更是與主歌做出了鮮明的色彩區別,讓本來比較粘滯、腐朽、營造得百無聊賴的主歌,突然增添了轉機,配合上突然拔高的旋律線,是一個和弦與主旋律天衣無縫的配置!
和弦筆記:《Lyida》
和弦配置
評註
《Lydia》作為飛兒樂團的經典之作,其在粉絲心中的地位自然不需多言。
而這首歌特殊的色彩主要來自於他的和弦進行與調性變化!和弦進行就算了,居然還有轉調呢!在華語流行樂中,可謂是奇葩異卉一朵!
和弦進行:副歌中『彩虹淚光』與『等待愛飛翔』之處,在 C 大調之中使用了 D → E 這樣的調外和弦。
調性變化:編曲上,從 C 大調的 verse,到 C 小調的 pre-chorus,再轉回 C 大調的 chorus。
另外,作為歌名的《Lydia》其實也別有用心。注意到上述的 D 和弦了嗎?在 C 大調之中, D 和弦的 F# 是一個增四度的存在……
聯想到了嗎?沒錯,這邊借用了 Lydian 調式的概念:「C D E #F G A B C」,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