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小筆記之一:HNC 羅馬字輸入法、我愛你、謝謝、笨蛋
HNC 羅馬字輸入法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完全的「韓文小白」,但平常已經很熟悉英文輸入法,那麼韓文的羅馬字輸入法就可以讓你比較快地上手輸入。否則,如果採用大宗的韓文輸入法,又要再額外背鍵位,實在是沒有很舒服。
不過韓文鍵位倒是有一個一目了然的道理,就是左手邊是子音,右手邊是母音。如此一來,保證了輸入的交錯流暢性,是挺不錯的設計。
不過反正我暫時是沒打算去折騰韓文鍵位,於是這次的韓文學習之旅,我這邊就統一採用 HNC 羅馬字輸入法(後文都簡稱為 HNC)。
可惜的是,雖然 MacOS 有自帶的 HNC,然而 iOS 卻沒有!令人嗟歎,而且摸不著頭腦,難道是有什麼作業系統適配上的問題嗎?(撰文當下 MacOS 版本為 13.1;iOS 為 16)
總而言之,我們來試著找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輸入看看吧!
笨蛋 바보
바보 的拼法為 Ba-Bo,所以 HNC 只要按順序輸入 Ba-Bo,就完成了。真的很簡單,令人動容。
不過看過很多韓劇的我們馬上就可以指出一個問題:「我明明聽劇裡面都是唸『趴波』啊!」
沒錯,這就是發音規則的其中一條:
當「鬆音」放在開頭的時候,會讀成「送氣音」。
此例中,ㅂ 就 ...
如何出借股票?出借成功後,庫存居然消失了?
雙向借券:長抱股票還能多賺一筆,不賺嗎?
只要確定自己的券商有開放「雙向借券」的服務,而且手中的持股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想要進行買賣操作,那麼其實可以試試看把自己的股票「出借」出去。
實際操作:以新光證券富貴角 10 號為例
在 app 中的「客戶專區」裡面,可以找到「雙向借券」的選項:
選擇「出借股票委託」,然後就會顯示出你所有可出借的庫存清單。
這邊以我的兩張「彩晶 6116」為例:
我的委託條件選擇了「長效單」,因為就我自己的經驗是,「單日單」不容易成交。但壞處是長效單申請以後,很容易慢慢忘掉這件事,等你想操作的時候才發現該個股已經借出去了暫時無法動用。
出借成功:庫存消失了?
我就曾經被嚇到過。在檢查庫存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股票憑空消失了!查了一整輪明細還是沒有頭緒,直到回想起來自己委託了長效的雙向借券,才在「出借庫存」中發現了離家出走的個股。
以我這邊為例,離家出走的就是這張「強茂 2481」啦:
值得注意的是,當初委託的時候我的費率其實只有填 2%,沒想到成交在 3% 上!雖然不知道券商是怎麼去撮合雙向借券的(這個在各券商之間並沒有統一規範),但看起來是對「借出方」還滿有利 ...
買了網域,然後呢?
前言
網域又過期了,反正依舊是一個沒有人在意的荒島(Google 說什麼就是抓不到我的 sitemap,我快笑死),所以我就不續約,直接換網域了。
雖然不喜歡這樣,但每年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很煩捏,所以記錄一下換網域要走的 routine。
設定 DNS
這一步是要告訴整個網路世界說:「嘿,這個網域我要指向這個 IP 位置喲!」
以至於之後有人訪問你的這個網址時,大家的伺服器會查詢 DNS 清單,然後發現「哦,要指向這個 IP 呀!」,然後幫你轉過去。
不過因為我們沒有自己架伺服器,所以沒有自己的 IP 位置,因此我們就指向 Github 吧!
設定如下:
設定 hexo 的 CNAME
但我們指到 github 以後,github 其實也不知道要打開誰的 pages 對吧?
所以我們的 hexo 在部署的時候要讓 github 知道怎麼找到你。在我們的 hexo repo 中的 \source 裡面建立一個文件 \source\CNAME ,裡面只打一行字 www.your-site.site (就是你租好的網址)。
這樣之後訪問,github 就知道這是要找誰的了。
設定 Gith ...
解決 Kontakt Library 添加後不出現的問題
M1 惹的禍
換了 M1 Macbook 後,一堆音源插件、FX 插件壞光光,剛轉移的時候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三個小四個幹。
尤其是 Waves 的插件,媽的直接給我死一半,死的還包含我愛用的 R-Vox,超級心煩意亂。後來姑且是用 Studio Rack 幫忙掛載的方式,多一個步驟達到相同效果,算是解決了。
而這次要來解決 Kontakt 裡面大部分 Library 都不顯示的問題。
安裝方式
我們這次安裝 Library 的方式是:
用 Kontakt 5.6.0 來 「Add Library」
用 Kontakt 6 以上的版本來使用該 Library
拯救不出現的 Kontakt Library
廢話不多說,順序照著做即可。
打開 Kontakt 5.6.0 ,點選「Add Library」,找到你要安裝的 Library 資料夾。
系統會提示輸入密碼,如果沒有這步驟,需檢查你的文件是否是合規的 Library(裡面應該至少包含一個副檔名為 .nicnt 的檔案)。
如果一切順利,「Add Library」後該音源會直接出現在 Kontakt 中,就可以開始使用了。若是 ...
和弦筆記:《深邃森林》
和弦配置
評註
從 Verse 進 Pre-chorus 的轉調所帶來的色彩變化,只能說真的妙啊。雖然表面上是 G → C 的簡單走法,但涉及了 Bb 大調進入 G 大調的轉調,那個色彩就不是普通的 G → C 了。
從 Pre-chorus 進 Chorus 雖然調號不變,畢竟 G 大調與 E 小調互為關係調,你就算一直當做是 G 大調走到底也不算錯。不過如果你想成轉調到 E 小調,在聽感上會比較合理。用關係調來做層次,是個蠻有趣的做法,可以學起來。
你何不教孩子什麼是快樂?
此篇為文章轉載,然出處難考,若有侵權,麻煩馬上告知我!
你何不教孩子什麼是快樂?
在面對安逸跟努力兩種選擇時,人到底為什麼要選擇努力?
前陣子開會與前輩聊天。他提到兒子有很多同學對未來相當茫然焦慮。然而會因此主動探索外面世界、找尋機會的,卻又很少。前輩覺得非常困惑。在另一次會議,有企業高層主管跟我聊到,想幫同仁升職加薪,對方卻拒絕。原因是不想承擔更多責任。高層主管也跟我說非常困惑。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現今社會很常見。困惑的長輩們常以「現在年輕人不願吃苦、沒韌性」來解釋。殊不知,這是倒果為因。
在過去苦的年代,大家必須努力,才能得到溫飽。但在現代,溫飽並不難,除了溫飽之外,新世代的人需要別的努力理由。什麼是努力的理由?大家可能各有答案,但這些答案都會連結到共同的終極目標,就是「快樂」。人常常是因為渴求「快樂」,才會驅使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心目中的夢想。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完全不知道真正的快樂為何物時,他為何要努力?
人生有不同層次的快樂。比較高層次的快樂:可能是在很有熱情的事情上設定了目標,花很多努力去達成目標而覺得很快樂;或是花很多時間去鑽研自己很有興趣的事物,看到自己的進步很 ...
讀書筆記:《內在原力》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把自己當作「一人公司」來管理
作者這個把自己視為一間公司來進行管理、資源調度的思考模型,可以拿來,呃,督促自己。
我自己的應用是,我會試想,如果我掌管一間公司,會任憑公司空轉或停擺嗎?但為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卻常常放任自己耍廢、不事生產呢?面對租來的店面,我們會怕浪費,深知休息不營業的機會成本;但面對自己的生命,我們卻容易忘記自己的時間也是機會成本!
現在是個「拉」的世界,不能用「推」的
為什麼其他人會想和朋友提起你?
這是作者在文中認為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課題。我自己經營了一兩個頻道、推出過一些作品,深刻地認識到——親友團的力量,是薄弱的。無論你怎麼大張旗鼓地在自己的 FB、IG 上面發文,觸及到的永遠都是那小貓幾十隻、幾百隻,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那是遠遠不夠。雖然他們永遠都會在,但單憑他們也永遠沒辦法把自己推向更廣大的市場。除非,你的東西好到會讓他們「狂推」。(不過,就算是親友的狂推,在演算法面前根本也只是小巫見大巫。)
以前必須到處推銷自己,讓自己盡量一直出現在人群的目光所及之處,才會真的有人知道你這個存在。但現在大家的注意力已經高度被剝 ...
金針菇與金針花
金針菇與金針花
先講結論吧,金針菇跟金針花是不同的東西。這沒什麼奇怪的,你看人家杜鵑花跟杜鵑鳥也是名字一模一樣。
從生物分類階層的角度來看,金針菇屬於真菌界,金針花屬於植物界,其親緣關係相差十萬八千里,更別說什麼「金針菇開出來的花是金針花」了,身為真菌的金針菇根本不會開花哦。
那為什麼取名要取一樣?就僅只是他們各自外顯的可食用部位都帶有金色,且細細長長的,如此而已。
金針花早期曾被歸類於百合目百合科,如今被放在萱草科中,所以你可以說金針花就是萱草裡面,可食用的的一個品種。而如果你有「注意吃」金針花的話,可能會知道金針花共有六片花瓣——三的倍數,沒錯,它的確是單子葉植物!
總的來說,金針花的生物分類階層是:植物界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綱,天門冬目萱草科萱草屬裡面的萱草。
而金針菇的分類位於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跟雙孢蘑菇(就是蘑菇濃湯中常見的洋菇)同屬傘菌目。
高中生要知道多少?
看到金針菇至少要知道是真菌。當然,真菌不是細菌,細菌屬於原核生物,這個很基本,不可以不會。
已知金針花花瓣數量(六片)的前提之下,要能初步判斷其為單子葉植物。當然,也要知道單子葉植物屬於維管束植物裡面的被 ...
和弦筆記:《再見》
和弦配置
評註
鄧紫棋作詞作曲,Lupo Groinig 編曲。
話說 Lupo Groinig 是蜂鳥音樂的創辦人之一,鄧紫棋在與蜂鳥決裂之前的《新的心跳》一輯當中,Lupo Groinig 包辦了所有曲目的編曲。
受到飛兒樂團的《我們的愛》的啟發,我總算可以比較有信心的解析這首的和弦配置,邏輯上大致是一樣的,就是連續轉調作為 bridge 的鮮明色彩變化。
從副歌 Am 開始,Bridge 做了一個 Am → F → Eb → Db → Am,聽感上非常抓耳,下次一定偷來用用看。
和弦筆記:《我們的愛》
和弦配置
評註
F.I.R. 詞曲,謝宥慧(陳建寧老婆)參與作詞。編曲為 Terence Teo。
一直以來 6451 和弦進行我都不太確定到底要算是 A 小調還是 C 大調,不過這首的 Chorus → Bridge → Chorus 的調性轉換倒是給了我一點想法。
整個副歌 Am 開始 A 做收、對比色彩明亮的 Bridge 又十分「小調」、而且 Chorus → Bridge → Chorus 的調性轉換我認為是 Am → F → Eb → Db → Eb → F → G → Am,一路連貫,感覺十分合理。
那還有什麼理由歸類給大調呢?於是我宣佈,副歌是小調、Bridge 是大調!
另一個走法很類似的曲子是鄧紫棋的《再見》,基本上我認為轉調手法是一樣的,不過大宗的抓 chord 網站都與我的看法不同,我很手足無措。尚待大神提點。